云雾山脉鸡笼顶西南的泉眼,在沼泽间悄然汇聚,积洼成潭、集溪成河,孕育了漠阳江第二支流——潭水河。作为阳春市潭水镇的母亲河财富配资,它滋养着两岸田畴,映照着圩镇烟火,也默默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。
以产兴镇:
创新引领,特色支撑
产业是镇域高质量发展的“核心引擎”。自“百千万工程”实施以来,潭水镇立足本地资源禀赋,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和特色产业创新培育,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发展格局。

工业龙头领航智造升级。作为“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”,依托阳春新钢铁、春潭水泥等龙头企业,潭水镇构建起以钢材、水泥为核心的省级建材产业集群,相关产品远销省内外,成为支撑镇域工业的“压舱石”。在阳春新钢铁的棒材车间,6台机器人精准协作,AI飞剪高速工业相机实时校准钢材长度,测径仪不间断扫描钢筋圆——这幅“无人化”生产图景,颠覆了人们对钢铁厂的传统印象。作为潭水镇工业的“龙头”,阳春新钢铁打造的“线棒材全流程业务协同智能工厂”入选2025年广东省先进级智能工厂,通过5G专网、数字孪生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打造了覆盖工厂建设等8大环节的19个智能场景,建成了一个高度智能化、数字化的先进级智能工厂,每月减少钢坯浪费160吨,年节约成本超540万元。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,该企业不仅实现降本增效,其生产的高端钢材还成功供应深中通道、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工程,也让“阳春制造”的成色更足。

特色产业强链增效。潭水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与扎实的产业基础,推动鳜鱼苗种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2024年,全镇鳜鱼苗产量约12.15亿尾,产值突破2.11亿元,已成为省级鱼苗孵化基地。今年6月,阳春市天顺农业有限公司挂牌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,标志着产业科技化水平再上新台阶。作为深耕水产行业十余年的科技型企业,该公司构建了从“亲鱼—鱼卵—鱼苗—成品鱼”的完整产业链,其选育的“广春3号”鳜鱼品质优良,专利技术“鳜鱼全年人工繁殖方法”更使亲鱼繁殖周期大幅缩短,经济效益提升达6倍。当地还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”“党员+农户”的模式,与30多户鱼苗孵化养殖户开展结对帮扶,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,推动产业从“水花苗”向高附加值“商品苗”转型,产品远销上海、江苏、黑龙江等十余个省市。这条从潭水河出发的“黄金鳜”,正以科技为翼,游向更广阔的市场未来。

财富配资
生态种养多元发展。清明前夕,在凤凰湾旁的旗鼓村千亩菊花田里,花农们忙着采摘、打包,10支一捆的菊花将通过潭水圩的集散点,发往广州、北京等地,依托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旗鼓村不仅建成全市最大花卉基地,还延伸出菊花茶、菊花醋等深加工产品,形成“花海经济”新样本。在水土资源丰富的竹塘村,“稻虾轮作”模式彻底盘活了闲置稻田,让有限的农田资源迸发出“一田双收”的经济价值。除此之外,潭水镇因地制宜打造了以新河、水口、凤来为代表的鱼苗专业村,高尧为代表的藿香专业村,尧垌、盘安为代表的蔬菜专业村,双凤为代表的蚕桑专业村,“一村一品”的农业格局已基本成形。
创新联动打造爆款。“5分钟抢光100瓶”,近日,潭水镇“8号咖啡”的90后店主肖宇鹏创新推出的“仁面油柑汁”迅速走红,成为当地年轻人的“新宠”。这款饮品让曾经无人问津的仁面果焕发新生,其收购价从1元/斤涨至2.2元/斤。面对市场热潮,潭水镇政府迅速跟进,积极引进企业开发果脯、果酱等深加工产品,延长产业链条。这杯小小的果汁,正成为政企联动促振兴的生动写照。
善治美镇:
干群同心,全民共享
如今,漫步在潭水的街头巷尾、田间地头,你能感受到整个镇村扑面而来的“清新”气质。这种“清新”既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全面提升,更融入进市井烟火的每一处细节。

整治提档美颜提质。沿着潭水河岸的G325国道走进镇圩,昔日杂乱的“三线”已不见踪影——三大运营商完成约55公里管线铺设,保持主干道“三线”清爽整洁;热心企业捐资百万元硬化河边闲置空地,让曾经的卫生死角变成平整路面,马路圩镇告别“脏乱差”;捐赠5万元购买可移动花箱提升镇圩文明形象;“四好农村路”提档升级,全镇建制村实现“村村通双车道”,村民出行更便捷,农产品运输更高效。
长效治理成效显著。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持续推进,“六乱”“三线”常态管控,“三大革命”成果巩固提升,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2.91%,296个自然村完成治理,所有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均已开工。
风貌提升农房焕新。走进沿潭水河的盘新村,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,村口的“同心林”依河而植,绿意盎然;双凤村的蚕桑田里,农房外立面统一改造,既有岭南特色又显现代气息。用好央企资源优势,完成C2风貌带和镇区农房风貌管控190间,C11风貌带农房外立面提升开工287间、完工206间。发动党员、群众、乡贤共同参与绿美建设,今年共种植落羽杉、香樟等树木1.5万余棵,打造“人大代表林”“巾帼林”等主题林。最近,一条集健身、休闲、观光于一体的“翡翠项链”——总投资超千万元的总长1公里美丽河道正呼之欲出。
党建引领情系民生。潭水镇深入贯彻“四议两公开”制度,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,推动村级事务决策民主化、规范化;发动党员和群众约7400人次投工投劳参与绿美建设和人居整治等行动,构建“支部牵头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”的联动工作格局;大力推行积分制治理模式,将人居环境整治、志愿服务等纳入考核,通过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,推动形成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,筑牢乡村振兴的善治根基。潭水中心卫生院获得“优质服务基层行”活动表彰,医疗服务提质增效。优质教育回应群众关切,潭水中学今年中考成绩喜人:最高分943.7分位列阳江市乡镇第一,24名学子超860分。
三年前,“百千万工程”的东风吹拂潭水河岸,依河而兴的潭水镇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。如今,漫步潭水河畔,流水依旧潺潺,岸边的风景却已焕然一新。智能机械在厂房中有序运转,优质鱼苗在渔场里欢快游动,昔日无人问津的仁面果化身畅销饮品,“翡翠项链”即将成为镇圩新地标……这场由内而外的美丽嬗变,正在潭水的每一寸土地上生动上演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。
文字 王柳竣
图片 阳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
编辑 植东方
审核 刘迪
终审 张萍
财富配资
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