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阳春市水产养殖核心区,河西街道近年来以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为抓手三羊财务,创新实施“三链融合”发展模式,推动水产产业实现大发展。目前,全街道水产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,年产量约4000吨,年产值1.35亿元。其中,鳜鱼、澳洲银鲈、水蛭三大特色品种产量创新高,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,带动当地千余农户年均增收3.2万元,走出了一条“小特产”升级“大产业”的乡村振兴新路径。
一、做强资源链,厚植产业发展根基

河西街道立足“一江一山一泉一产业”资源禀赋,系统构建水产养殖生态体系。
一是深挖水资源优势。街道东临漠阳江,西临阳春西山岭,地处地热温泉带,优质水资源不仅满足农业灌溉需求,更为水产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。2023年以来,依托水资源优势成功引进5家较大规模企业,推动新进入水产企业迅猛发展。
二是激活物流交通潜能。凭借优越地理位置和发达的“仓储物流+电商集散”基础,打造“空陆联运”物流体系,成为全市水产养殖品外销枢纽。通过整合当地物流企业,重点强化水产养殖“空陆”物流支撑,实现鳜鱼苗72小时全国直达,年运输量超5亿尾;澳洲银鲈成品鱼生鲜48小时全国直达。
三是盘活传统养殖资源。通过土地流转实现1000亩水面集约化养殖。九头坡村委会的盛世水产养殖以“规模提效、业态拓维、利益扎根”为核心,将分散水面整合为“高产田”“致富源”,既破解散户养殖效益低的难题,更让居民在土地流转、参与养殖及产业链延伸中实现多层增收。
三羊财务
二、做优扶持链,激发产业升级动能

河西街道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体系,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
在技术扶持方面,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建立鳜鱼种苗工程技术中心,将种苗成活率提升至85%;加强与中山大学、广东海洋大学等院校技术合作,为特色水产发展提供支撑。当地一家渔业公司2024年转型加大澳洲银鲈品种研究,攻克从鱼苗孵化到成品鱼养殖全过程核心技术,市场前景可观,预计2025年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。
在金融扶持方面,通过银企合作优化企业经营模式,助力打造集种苗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渔用饲料生产和休闲渔业于一体的产业基地。2023年9月,在街道支持下,中国银行阳春支行为广东盛世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万元授信支持,帮助其扩大生产、提升技术设备,推动全市鳜鱼产业向专业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。
在人力服务方面,以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,联动加工、文旅、电商等关联业态,构建“产前-产中-产后-配套”全链条务工体系,实现“链条延伸到哪里,就业岗位就覆盖到哪里”,让不同技能、不同年龄的居民都能在产业链各环节找到适配岗位。
三羊财务
三、做实利益链,共享产业发展红利

河西街道创新“三联”模式让产业发展惠及民生。
一是生产联农,推行“统一供苗+标准养殖+保底收购”模式,带动农户增收。合昌水蛭养殖合作社发挥“领头雁”作用,通过“供种苗、传技术、包回收”的全流程扶持模式,带动周边农户参与,为村民提供孵化、管理、销售等环节约100人次就业岗位,实现家门口稳定增收。
二是文旅联业,部分水产养殖企业开发钓鱼、科普、农家乐等“渔乐体验”休闲项目,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三是创业联动,帮助水产养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,带动下游小养殖场发展,尤其鳜鱼苗孵化产业链成效显著。盛世水产公司创新采用“发放种苗+回收标粗+销售流通”模式,联结100多家合作社、500多户养殖户,构建起完善畅通的产销网络。

来源:奋进河西
编辑 植东方
审核 刘迪
终审 张萍
三羊财务
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